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Call us 24/7+86 18859254943

KJ4001X1-BE1 12P0818X072 REV:L 罗克韦尔自动化发布《智能制造现状报告:汽车版》

KJ4001X1-BE1 12P0818X072 REV:L近日,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罗克韦尔自动化 (NYSE: ROK) 发布第八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汽车版》。这份全球调研共收到197位负责人的回复,覆盖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供应商。

该年度报告详述了汽车行业的演变,重点关注质量的追求、流程自动化的影响、智能制造的应用,以及相关技术在消减风险、应对劳动力挑战、尽可能降低成本及提升产能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全球调研的主要结果包括:

  • 因技术的应用,85%的汽车制造商预期将维持、甚至扩大现有员工规模。此外,64%的企业使用软件来实现流程自动化,其中54%的负责人通过提升自动化程度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 “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是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头号驱动因素。
  • 31%的汽车制造商正计划或已投资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随着易用性应用及其用例日渐增多,对这些领域的投资也将继续增加。
  • KJ4001X1-BE1 12P0818X072 REV:L42%的汽车制造商计划重新规划现有劳动力分工,27%的汽车制造商认为技术的应用将促使他们雇用更多员工。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既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也能成为发展的催化剂。
  • 在企业推动智能制造时,有35%的受访企业表示通过部署和集成智能制造相关的新技术,已帮助企业减少诸多问题。此外,有29%受访企业认为智能制造帮助他们摆脱疫情带来的影响。
  • 97%的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已推出可持续发展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举措,其中49%希望借此收获差异化竞争优势。

“过去几年里,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障碍。从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问题的转变,到微芯片短缺和制造劳动力挑战,这个行业不得不保持灵活性。例如,随着汽车行业转向电动汽车,不论是在现有生产基地,还是开设绿地工厂,制造商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扩大员工规模。”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行业 – 汽车、轮胎和先进移动副总裁Paul Epperson表示,“从调研结果可以明显看出,通过采用新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同时平衡好质量和盈利增长,是汽车行业领导者的首要任务。”

KJ4001X1-BE1 12P0818X072 REV:L汽车行业人士意识到要应对风险并实现盈利增长,必须依靠技术和自动化。59%的汽车制造商采用技术来消减内部风险,50%的制造商则采用技术来消减外部风险。同样,当被问及打算如何谋求更积极的业务成果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提升自动化程度。

“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定位是成为全球汽车领域内值得信赖的顾问。支撑这一独特定位的是我们的动态行业解决方案组合以及庞大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Epperson表示,“无论企业处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的哪一个阶段,罗克韦尔自动化都能满足其需求,帮助推动创新性发展。”

KJ2201X1-JA1 莱克电气拟2.73亿元收购利华科技96.55%股权 扩展通信、工业控制、医疗、新能源领域电控业务

KJ2201X1-JA1  8月22日晚间,莱克电气发布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73亿元收购公司控股股东莱克电气投资集团(简称“莱克投资”)持有的苏州利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利华科技”)81.7341%股权和RayValHoldingCompanyLimited持有的利华科技14.8114%股权,合计96.5455%的股权。

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可以借助自身在的核心零部件业务领域的实力,通过与利华科技的业务整合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内部业务融合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展通信、工业控制、医疗、新能源领域的电控业务。

公告显示,利华科技是一家有着数十年在中国从事电子制造加工服务经验的EMS企业,为各行业的OEM公司提供制造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独立的研发团队、专业PCBA制造设备、健全的质量体系及专业的项目团队,使得利华科技在国内EMS行KJ2201X1-JA1 业中,有良好信誉,并与欧美行业头部客户长期合作;利华科技服务的业务涉及通讯、工控、医疗等领域。全球工业科技发展迅速,市场庞大,未来可拓展空间广阔;目前利华科技销售规模为10亿元左右,客户发展较为稳定,利华科技与之建立了较深合作,未来发展前景较好。

而莱克电气是一家以高速电机为核心技术,以家居清洁、空气净化、水净化、厨房电器等绿色智能小家电产品、园艺工具产品和核心配套零部件为主营业务的家电企业。

在日常经营业务中,莱克电气也会与利华科技产生关联交易。据莱克电气2022年年报披露,公司当年与利华科技及其子公司产生的采购商品的关联交易金额合计为3131.07万元,同时向利华科技及其子公司销售商品141.25万元。

KJ2201X1-JA1 财务数据显示,利华科技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实现净利润4899.09万元;2023年1-6月,利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实现净利润2139.69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利华科技的净资产为2.85亿元。本次交易的评估作价基本与利华科技的净资产一致。

莱克电气称,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市场庞大,目前该行业处于高速增长发展期。本次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自身在的核心零部件业务领域的实力,通过与利华科技的业务整合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内部业务融合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展通信、工业控制、医疗、新能源领域的电控业务,壮大公司业务规模,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新的增长点,同时可以减少关联交易,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以及战略规划。

近期,莱克电气还披露了2023年半年报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95亿元-6.05亿元,同比增长2.69%-25.51%。业绩预增的原因系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紧抓市场机遇,持续优化业务及产品结构,聚焦优势产品,提升高附加值业务占比;同时有效推进组织结构优化及运营成本管控等降本增效措施,并且美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产生积极影响。

AI895 3BSC690089R1 三菱电机自动化杉山素专访:看好中国制造业市场 绿碳节能自动化孕育大商机

AI895 3BSC690089R1 我国吸引外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等6个方面提出24条措施(下称“吸引外资24条”),提振外商投资信心,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那么,外资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

8月18日,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战略执行官杉山素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是去年4月份来到中国上海的,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感受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制造业的终极目标是如何更快、成本更低地生产更多品质更好的产品,这是竞争的关键。我发现中国企业从产品开发设计到生产的各环节,速度都非常快,这种速度是其他国家无法匹敌的。三菱电机自动化的客户分布全球,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有节能降本的需求,我们都能为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毫无疑问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至今仍是中国,而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潜力非常大,中国提出的‘双碳’战略,为以三菱电机为代表的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商机。”

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作为全球500强巨头之一,其成立时间已经超过100年。在三菱电机所有事业的营业额中,工业自动化事业占比最高,其中中国是三菱电机工业自动化事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三菱电机自动化作为三菱电机工业自动化事业在中AI895 3BSC690089R1 国的推进者,成立时间接近20年,他们对于中国市场的看法无疑具有一定的标杆作用。

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

可以说,三菱电机自动化对于中国市场一直是情有独钟的。

杉山素作为公司智能制造战略执行官,具有25年的自动化从业经验,曾负责三菱电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e-F@ctory”的全球推广,在美工作期间曾负责美国汽车三巨头的发动机新厂导入项目,在欧工作6年推进大量客户导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尽管2022年才来到中国,但是杉山素表示,他到中国来的使命就是助力中国制造商利用数字制造技术实现智能制造。

这一使命无疑和当前我国推行的“双碳”战略不谋而合,或许也正是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使得杉山素来中国“深耕”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大商机,尤其是我国以光伏、锂电池、芯片、包装等代表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三菱电机所积累的节能降本经验无疑非常有用。

“关于最近几年全球制造业的变化,我认为以往中国制造业的特点是价格低廉,不过近年来中国的用人成本在上涨,有时在东南亚或日本生产可能成本会更低。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不仅要在成本上,还要在包括品质与性能在内的各项指标中都AI895 3BSC690089R1 展示更好的表现;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企业走向全球的趋势非常明显,近年来在世界各地设厂,就像过去日本企业做得那样,正在形成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在谈到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时杉山素坦言。

杉山素也进一步表示,三菱电机自动化也会跟随这批企业一起走出去,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更加高效的生产效率和节能措施。

“三菱电机自动化的经验非常丰富,我们的e-F@ctory的理念问世已经20年了,在全世界有超过50000个系统的导入实绩。许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理解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我们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有信心为广大客户提供适合的建议;其次是三菱电机的技术实力,三菱电机的专利申请数量去年排名全球第四、日本第一。我们在制造业AI领域积极开展投资,三菱电机的AI的最大特点是易用性。在开发中我们有意识地将AI功能融入到产品中,让客户即使不了解AI相关的知识,也能轻松使用这些功能。而三菱电机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和智能制造生态圈,智能制造相关的业务范围广阔,必须与IT系统、产品、SI等各相关企业合作才能实现。三菱电机的e-F@ctory Alliance拥有1000多家合作伙伴,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杉山素介绍道。

抓住绿碳与开拓市场并举

在全球自动化领域三菱电机可谓首屈一指,而他在中国市场积极助力我国企业走绿色节能道路以及进一步加码中国市场的投资也是不可动摇的。

据了解,三菱电机自动化在国内常熟、大连和厦门已经设立了三大工厂,并将根据市场需求持续加大布局。

说到绿色工厂,三菱电机的常熟工厂获得了绿色工厂、零碳工厂的认证;

在减速机客户的智能工厂中,通过导入E-JIT,运用数据和节能产品,在将产量提高26%的同时,削减了22%的用电。但是我们的挑战还在继续,除了对生产情况和能耗使用进行可视化,我们还对环境相关数据,如用水、废弃物、再生能源的情况都进行了可视化,并运用数据分析和AI技术,E-JIT还将不断进化。谈到三菱电机自动化在国内的布局时,杉山素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不仅是自身企业尽最大可能做到绿色节能,三菱电机自动化也在深耕中国市场,协同中国企业一起实现绿碳节能的目标。

对于各类制造企业实现绿碳节能的具体路径上,杉山素也提出了他自身的建议:“在减碳的推进中,大家往往更关注清洁能源的使用。然而导入清洁能源的使用需要成本,会对经营带来很大的负担。如果成本上涨使得公司经营无法维持,这样的减碳将是不可持续的。三菱电机在推进减碳时,非常关注如何实现大幅的节能,不仅能助力绿色环保,还能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在实现工厂的节能中,重点是提高生产力,也就是更快更正确地制造产品,这样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大幅节能。我们运用多种数据提高生产力,并推进节能。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和电力成本都会下降,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从结果而言,这样的减碳能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性的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三菱电机自动化还将携带多项自身节能方案、数字化方案亮相9月在上海举行的工博会,并计划设立展台面积超过400平米。据杉山素透露,这次工博会上三菱电机自动化的展示内容,不仅面向新能源、半导体、医疗、锂电、生活用纸等行业的客户,所有希望推进数字化升级、关注绿色发展的制造业用户都将在三菱电机的展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最新AI技术的应用,以及三菱电机引以为傲的高速高精度控制技术。此外,三菱电机还充实了软件产品线,3D仿真、SCADA、数据分析、节能软件等,都能为广大客户创造价值。”杉山素表示。

AO2000 LS25 工业互联网技术驱动三大业务全面发展 科达自控2023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58%

AO2000 LS25 8月21日晚,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自控”)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据半年报数据显示,科达自控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1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5.62万元,同比增长23.58%;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021.21万元,同比增长高达175.92%。

整体来看,公司主营智慧矿山业务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3,555.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5.68%,拓展的新业务充电桩业务逐渐开始释放业绩。另外,与在手订单有较强相关性的合同资产呈现较大幅度增加、合同负债小幅度减少,公司后续业绩成长性较为乐观。

人工智能技术加码研发投入 智慧矿山业务稳中向好

科达自控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在智慧矿山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稳定商业模式。伴随着近年煤矿智能化水平提升,科达自控持续加大了在智慧矿山的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和研发,为公司智慧矿山业务打造技术壁垒。公司充分借助云计算、数字孪生和 GIS 地图等技术研发了特种机器人、可视化智能调度系统。同时,公司还打造了智能调度软硬件平台和核心装备,开发完成了AI分析的环境监测技术,实现了对大型带式输送机、变电所以及其他危险场所设备的智能AO2000 LS25巡检、探测、监控、故障诊断与预警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科达自控的井下特种机器人通过结合公司矿山整体解决方案的特色,真正实现智能化平台和自动化设备的系统联动。目前,该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效果显著,需求量逐步上升。

积极拓展业务矩阵 持续发力“物联网+”与智慧市政领域

在“物联网+”领域,科达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为装备用户提供智能诊断和远程运维服务,对大型设备及特种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安全监管及运维管理。目前,公司已开发出矿用设备监察管理系统、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系统及城市立体式新能源充电管理系统。

其中,城市立体式新能源充电管理系统是科达在国内率先提出在同一个平台上满足城市不同群体充电需求的创新性系统。系统采用了物联网、智能监测、大数据、AI 分析、5G 通讯等技术,构建了云端网一体的互联网新能源充电管理系统,为城市AO2000 LS25新能源车辆充电管理提供了合理化的解决方案。目前,该系统已在山西、江苏、内蒙古、山东等十多个省份拓展,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而在智慧市政领域,科达自控专注于基础设施智能升级,以自主研发的信创产品为核心,结合国内知名信创软硬件系统,为公用设施如供水、供热等领域提供智能升级解决方案。其中,科达在智慧水务领域上与龙芯中科的国产芯片开发出国内首款“信创”产品——智能超声波水表已经可以达到批量生产条件,并在上半年市场推广取得良好的反响,有望成为科达新的业绩增长点。

持续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科达自控未来可期

作为山西省第一家登陆北交所的企业,科达自控致力于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赋能智慧矿山领域、物联网+领域、智慧市政领域。在2023年上半年,科达自控新增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新增软件著作权6项,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此外,公司“智慧矿山安全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成功入围工信部“2022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典型解决方案)”。

近期,科达自控设立了全资子公司——“科达(西安)自控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利用地方人才优势,在人工智能及其他新产品领域加强研发,持续拓展业务范围。

对于未来发展,科达自控强调公司将围绕“双轮驱动、打造百亿市值”的战略目标,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耕,并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服务,通过以 CPS 智慧矿山研发建设项目为主要突破点,进一步强化产品创新能力,努力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业绩,为推动智能化未来贡献自身力量。

CI627A 3BSE017457R1 新闻发布 | 倍福扩建总部仓储物流中心和生产工厂

CI627A 3BSE017457R1  Beckhoff Automation 目前正积极筹划在邻近其威尔总部的雷达-维登布吕克(Rheda-Wiedenbrück)镇 Aurea 工业园区内新建一座中央仓库,以提高其仓储物流能力。大幅扩大仓库容量, 实现仓储系统的可持续扩建, 是倍福公司应对近年来强劲的销售额增长以及对未来前景的积极展望的有力举措。

倍福除了积极加强威尔总部建设之外,还计划在邻近的雷达-维登布吕克镇建造一个占地约 7 万平米的物流仓储中心和生产设施。其中将在占地约 2.5 万平米的厂房内安装高架仓库货架。该建筑由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商 Dietz AG 与倍福共同开发,并由倍福长期租赁。

“Dietz AG 是一家在物流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且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我们很高兴能与他们合作。我们目前正处于联合规划阶段。该建筑将于 2025 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倍福全球总裁 Hans Beckhoff 说道。

中央物流中心将在 2025 年底前

  迁至雷达-维登布吕克

CI627A 3BSE017457R1 倍福的中央物流中心将搬迁至新址,储存倍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所有欧洲客户订购的产品都将直接从中央仓库发出。对于欧洲以外的地区,则由我们的分支机构和分销商从中央仓库提货。”Johannes Beckhoff 解释道。Frederike Beckhoff 补充说道:“我们常常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从仓库直接交付给客户。这就需要具有足够的仓储能力。于是,我们积极建造新的中央仓库,以应对未来几年可能的增长。”

 威尔和里特贝格新厂房

  也已经在规划设计中

与此同时,倍福还计划在毗邻公司威尔总部的新兴 Varensell 城际工业园区扩建和新建生产设施。规划中的位于 Gütersloher Strasse 的行政办公区也将动工开建。“雷达-维登布吕克的新厂房建成后,将对我们在里特贝格和威尔的生产设施的产能形成有力补充。这也将有助于公司今后在东威斯特伐利亚-利佩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只有拥有足够的生产空间,才能为公司日益增长的产能需求提供保障。”Johannes Beckhoff 继续说道。

  CI627A 3BSE017457R1 自动化技术是

  确保社会进步与繁荣的重要推动力

倍福自 1980 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自 2000 年以来,公司的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在 15% 左右。2022 年,倍福的销售额达到 15.15 亿欧元,目前全球员工总数约 6000 人。倍福希望在未来继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这一目标极有可能实现,因为用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满足全球人口增长带来的各种需求需要高科技自动化理念,而倍福产品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理想选择。倍福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几乎可应用于所有行业领域:比如传统机械工程、风力发电和电池制造、流程工业和娱乐设备行业以及智能楼宇自动化。

Beckhoff Automation 是一家不断发展壮大的家族企业:拟在雷达-维登布吕克新建一座中央仓库。Hans Beckhoff(右)及其女儿 Frederike(中)和儿子 Johannes(左)。

关于德国倍福

倍福(Beckhoff)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新技术的德资企业,创立于 1980 年,总部位于德国威尔市。作为全球自动化技术的驱动者,倍福定义了自动化领域的许多标准,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和推动者。公司所生产的工业 PC、现场总线模块、驱动产品和 TwinCAT 自动化软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相互兼容的控制系统,可为各个工控领域提供开放式自动化系统和完整的解决方案。经过 40 年的发展和努力,倍福已在世界各地设立 30 多家分支机构,加上全球的合作伙伴,业务遍及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倍福于 1997 年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区总部落户于上海市北高新产业园区,现有员工 300 人,办事处遍及国内 30 座大中城市。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半导体、光伏太阳能、电子制造、金属加工、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塑料加工、轮胎加工、木材加工、玻璃机械、物流输送以及楼宇自动化等众多领域。

公司倾力推广的 EtherCAT 实时工业以太网于 2014 年成为中国国家推荐性标准,并已入编工信部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倍福一直注重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创新,在业内享有“创新引擎”的美誉。倍福基于 PC 的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它支持所有主流的工业通信协议,将 IT 技术、互联网和自动化技术完美融合在一起,为实现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0310/1/109701 同川启动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谐波减速器布局

10310/1/109701 8月21日,同川科技宣布正式引入数千万元A轮融资。同川于2014年接受上市公司汉宇集团控股,为了同川的更好发展,汉宇集团在2023年通过股权激励让创始人沈晓龙和团队获得了控股权。

本轮融资是在新的背景下,同川独立发展引入的第一轮外部投资。此次融资由索道投资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谐波减速机产能扩张、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实现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机器人关节模块产业化的战略布局。

同川科技A轮融资签约仪式现场照片

助力国产替代

同川科技创立于2012年,是专注于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机器人行业提供安全、可靠、模块化、轻量化的精密传动部件。产品主要有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执行器、协作机器人关节模块、人形机器人关节模块等。

同川科技产品

同川科技自创立之初,就以打破海外品牌垄断局面,实现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为目标。在核心技术团队的带领下,率先研发出先进减速器齿形——3D曲面共轭双圆弧齿廓,实现国产谐波减速器技术上的突破,有效提升谐波减速器服役寿命、传动10310/1/109701 精度、一致性、振动噪音等性能和品质,技术及产品参数全面领先,整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齿形设计分析

目前,同川科技谐波减速器已在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机床设备、新能源装备、数控转台、半导体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批量使用,帮助广大客户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谐波减速器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在谐波减速器的研发生产中,同川科技迅速捕捉到客户及市场需求,推陈出新,将减速器、电机、编码器、制动器进行巧妙的结合,10310/1/109701 打造出高精度、高刚性、高扭矩、小体积的谐波机电一体化执行器。有效应用于空间小,负载大,精度要求高的工作场景,可有效替代部分DD 马达、中空旋转平台、精密凸轮分割器、伺服+大速比行星减速机。

机电一体化执行器

同时,同川科技还提前布局和掌握机器人传动相关技术,针对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推出系列机器人传动关节模块,进一步减少机器人关节模块的体积和重量,实现高度集成化,在机器人关节的轻量化、模块化等方向技术领先。

 

机器人关节模块

03

未来可期

加速机器人行业发展

对于未来机器人行业以及谐波减速器的发展,同川科技一直抱有极大的信心,创始人沈晓龙就曾说过“机器人率先规模化将会发生在中国”。同川科技也将为机器人行业发展进程贡献力量,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进程,让世界更加美好,人类更加幸福!

3500/15 127610-01 海康威视2023年中报“成绩单”:增收减利,业绩增长还需“创新”

3500/15 127610-01 实际上,海康威视从2022年中期及全年,就开始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目前看来,海康威视2023年上半年仍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视二季度业绩出现向好的迹象。分季度来看,虽然公司一季度营收、净利均为下降,但二季度营收和净利同比提升3.06%和1.49%。

从收入方面看,报告期内,海康威视的主业产品及服务的营收为286.34亿元,是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公司营收比重达76.21%。不过,主业产品在整体占比中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比下降2.49%。

3500/15 127610-01 另一方面,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报告期内,公司的创新业务整体收入81.88亿元,同比增长16.85%,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1.80%。

其中,创新业务中的机器人业务、智能家居业务、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萤石网络作为海康威视旗下首家成功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85亿元,同比增长9.25%;实现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70.3%;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创新业务子公司分拆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波动不断,贸易环境变动不居,给海康威视经营带来持续挑战;国内经济呈现整体复苏、曲折向上的态势,需求尚在逐步恢复。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始终聚焦自身能力的成长,持续推进业务的稳健发展。

海康威视表示,公司聚焦业务主航道,以战略为导向,不断加强技术储备,夯实自身整体实力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500/15 127610-01 报告期内,海康威视研发投入52.85亿元,同比增长13.06%。

未来,公司也将继续保持技术的研发投入,延续在技术产品化、产品商业化上的能力优势,持续构建和提升差异化优势,保持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持续领先,为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RED670 内卷时代,浩亭让“缺货”不再!

RED670 在这个日趋复杂、高度“内卷”的时代,浩亭中国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现已宣布将本地产品交付周期——主要包括常用重载连接器及成品网线等产品的交期缩短至10-15天,最短甚至可满足5天交付!

众所周知,近几年来,疫情的因素加速了整体环境的不确定性,包括地缘政治、疫情影响、人口拐点和消费降级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高度内卷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处处红海的市场竞争态势,无论是加速创新研发力量,还是更好地整合供应链,抑或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重构,制造业企业亟需供应商缩短交货周期,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安全库存水位,也是需求波动时产生牛鞭效应的根源之一。

RED670 自1998年浩亭在中国珠海开设生产工厂以来,20多年来的本地化生产和销售历程,让浩亭中国能够全面服务于众多本地客户。如今,浩亭在中国相继成立了全国分销中心、北京工厂和定制化方案区域服务中心,以及遍及19个城市的销售网络。

为了更好地响应当前客户缩短交货期,应对市场挑战的需求,浩亭已通过优化上游供应链,改善生产效率、优化流程及增加本地库存等多种方式来缩短最终产品交期,让重载连接器及成品网线等主要供货产品的交期缩短至10-15天——从而帮助客户RED670 减少浩亭物料的库存量和减少库存资金成本占用,并更快地响应本地客户快速交付的需求,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并日趋内卷的本地市场。

多年来,浩亭的技术与产品早已在中国多个工业领域的快速建设与发展中大放异彩,并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和卓越的服务能力为市场带来价值。此次宣布交期大幅缩短,正是浩亭与客户一道,解决后顾之忧,更好地应对内卷挑战的重要保障。

PCIE-6321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新松工业机器人为“机器人+”赋能

PCIE-63212023年8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新松机器人突破创新,报道以新松工业机器人白车身点焊为代表的国产机器人高端应用新场景,积极推进“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北京举行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新松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雷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对新松点焊工业机器人进行详细介绍。

PCIE-6321新松点焊工业机器人可以很好的完成汽车点焊的工作焊接,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在重载高精度、高速度领域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新松此次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的高端应用汽车点焊工作站,受到来自全球行业伙伴、产业客户及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格外耀眼的“中国红”机器人迅速登录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新松点焊工业机器人”、“星卫来工业清洁机器人”等成为大会线上、PCIE-6321线下最热词汇。大会现场,新松展位产品吸引行业内外广泛观看、探讨;新松机器人展品更吸引全媒体、全渠道报道共计800余篇,在2023年08月16至22日期间,平均以8条/小时的传播速度、31条/小时的峰值稳占宣传榜首,热度值持续攀升!

新松公司作为我国机器人行业的重要担当,持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拓展应用场景,以需求端为导向,跑出中国“机器人+”速度,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PCI-4462 英威腾与嘉展智能签署战略协议,抢抓橡塑行业发展新机遇

PCI-4462  近期,嘉展(大连)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嘉展智能)与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威腾”)在苏州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橡胶、橡塑行业开展深度合作。

嘉展智能董事长刘丹、技术总工程师程远升、英威腾副总裁兼工业自动化事业群总裁杨林、工业自动化事业群副总裁董瑞勇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嘉展智能是专门设计、制造橡胶塑料机械设备的现代化企业,拥有各种大型、精密和数控加工设备。英威腾基于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厚积累,集成了变频器、控制驱动、电机等产品,将持续发挥“自动化应用解决方案+行业+技术产品”的优势,为橡胶、橡塑行业提供具有整线价值的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智能技术发展。

PCI-4462 碳中和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新兴产业等对橡塑创新与突破的有更多新需求,橡胶及橡塑行业也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此次签约,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强强联合擦出更多火花,将实现橡塑行业工程技术与装备制造高度集成,提供完整的工艺技术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橡胶行业装备制造国产化水平,为橡胶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保驾护航。

关于嘉展智能

PCI-4462 嘉展(大连)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设计、制造橡胶塑料机械设备的现代化企业。自建厂以来多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AAA 级信用企业等光荣称号。主要产品有:密闭式炼胶(塑)机、挤出压片机、开放式炼胶(塑)机、橡胶塑料加压式捏炼机、销钉冷喂料挤出机、压延机、切胶机、密炼生产线、挤出生产线、压延生产线、上辅机等。产品主要用于轮胎行业、密封件行业、胶管胶带行业、电缆行业、医用瓶塞行业、EVA、PVC等,拥有各种大型、精密和数控加工设备,检测手段完备;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对大型密炼机及辅机、大型的压延机生产线、内衬层生产线、宽幅胶片挤出压延生产线、四复合挤出机等均有成熟的经验与业绩。

Search for products

Back to Top
Product has been added to your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