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650BABF1G0HI 人机协同工作
产业发展的需要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协作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机器人安全、智能交互、无线互联、开放生态等核心技术不断创新突破,逐渐实现人机之间更高的协同度。如越疆机器人自研的非接触式碰撞检测技术能够实现碰前停止与不停机状态下的自主绕障,兼顾安全与效率;同时,越疆对机器人编程方式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并创新研发轨迹复现技术,通过拖动示教和视觉捕捉将协作机器人推向了“无编程、零门槛”,更实现了全平台的无线操控和生态组件的即插即用,使机器人的易用性和部署F650BABF1G0HI 的灵活性大幅提升。
越疆机器人自主绕障
目前,协作机器人正逐渐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在更广泛的下游应用场景渗透,规模化应用于全球不同行业头部企业的产线,如ODM/OEM 的领导者Qisda (奇思达)搭建了HRC产品人机协同生产线,德国链锯制造商斯蒂尔切在产线部署了百台协作机器人进行切割机上下料等。
数字化人才培养
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催生了许多如智能制F650BABF1G0HI 造工程技术人员、MES系统管理与运维人员、智能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人员等新的岗位需求。“这些新的岗位需求倒逼职业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10所高职院校开设智能机器人专业与工业互联网专业,重点培养具备数字化技能或数字化补充技能应用和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为现阶段企业最需要的是数字化思维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供需仍处于失衡状态,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指出,2020年,数字化人才整体缺口高达1246万人。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岗位人才供需情况
新形势下的职教改革面临着更加迫切的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成为当下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更是将此模式上升为国家职业教育的根本制度安排。
唐海峰介绍,越疆机器人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机器人方案商,高度聚焦于产业升级与职教改革的迫切需求,与国内外多所院校在智能制造新专业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如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协同探索“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实训室建设、课程开发、高水平赛事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产教联盟搭建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的平台,满足当地企业对高精尖数字化人才的需求。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